想要让孩子有主动语言,孩子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,同时脑子里要有一定的词汇量,只有积累了才会运用,才会主动表达出来。
一、孩子在哪个阶段才能做强化主动性语言?
在孩子学会叫妈妈、爸爸时,这时我们也可以去过渡让孩子主动叫妈妈和爸爸,可以在生活中让孩子多去泛化,可以结合照片或者创造情景,让孩子主动去表达。
二、主动性语言激发的五个小方法
1示范法
..步:把孩子想说或者应该说的话说出来,让孩子模仿,孩子仿说了就满足孩子的要求。
家长(示范说出):吃锅巴
孩子(模仿说出):吃锅巴
家长:奖励孩子一块锅巴
第二步:根据孩子的反应再由全示范改为半示范。
家长:(拿着饼干)吃锅......
孩子:(接词)巴
家长:奖励孩子一小块锅巴
家长:(拿着饼干)吃......
孩子:(接词)锅巴
家长:奖励孩子一小块锅巴
家长:(拿着饼干不说话)
孩子:(主动表达)吃锅巴
家长:奖励孩子一小块锅巴
2创造动机法
比如:把强化物放在孩子能看见但够不着的高处、放在孩子打不开的透明盒子里、带锁的抽屉里等,孩子想要又没办法得到必定会产生沟通动机,此时要求他用语言提要求。
3纠错法
设置错误的状况引发孩子纠正。如孩子想吃糖然后给他苹果,引导孩子说出“不”,“要糖”“不要”等等。
4缺失法
成对的物品或者进行某项活动必须的物品只呈现一部分,无法进行的时候引发孩子要求另一部分,比如给拼图时只给一块,让孩子主动索要其它的部分。孩子想画画了,只给他纸,他就会产生要笔的动机,此时,要求他说出“笔”。
三、怎样去往主动性语言过度?
当孩子学会一个新的内容后,我们怎样去往主动性语言过渡呢?假如这个孩子会仿说“抱抱我”,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..要有这个情境,然后便是让孩子由口型仿说→听觉仿说→听觉复述→提示下表达→主动表达。再由这个过程去过渡时,一定要对孩子做到察颜观色,根据孩子当时的表现,去变换表达方式,前提是必须要结合情景,并且这个情景再去设置时,不能太刻意了,自然的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去引导孩子。